2020年12月7日


理想家五周年,我们改造了法国驻沪总领事的官邸

不知不觉,《DEAT理想家》自创刊以来
已经走过了五年的时光
在这个特别的节点上我们向自己提问
如何才能以某种有意义的形式纪念这个时刻?
带着这个问题
我们来到了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官邸
而四个特殊的时刻也因此交汇在一起


▲法国驻沪领事馆官邸


#理想家创刊五周年

#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官邸40周年

#巴塞别墅Villa Basset落成100周年

#法国蓝带国际学院125年


当根植中国的风雅生活

与源于法国的Art de Vivre邂逅,

当古老的匠艺与当代的创意再度发生碰撞,

当中法两国的先锋设计师用各自作品在空间展开对话,

《IDEAT理想家》与法国驻上海领事馆携手……

一场关于艺术、设计与生活方式的

美学邀游因而渐渐成形。


▲理想家“邀游”展览现场



01

关于邀游,联合策展人张雷有话要说


▲竹枝叶子屏风在“邀游”现场

▲竹枝叶子屏风的细节


如何将当代创意设计完美契合于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悠久建筑中?曾经这或许是一件让人难以想象的事,但却通过我们与品物流形的合作化成现实。


这一次,“邀游理想家官邸”由《IDEAT理想家》携手品物流形共同设计与布置。让我们通过此次布展的核心理念以及背后的创作故事来解密“理想家官邸”的呈现过程。


于 2004 年成立在杭州余杭的品物流形设计工作室,在创始设计师张雷(中国)、Jovana Zhang(塞尔维亚)、Christoph John(德国)的带领下,聚焦中国传统手工艺与材料的解构,并将其应用到家具设计、交通工具、空间设计、艺术装置、产品设计、视觉传达、策展与品牌战略等领域。 



张雷

品物流形和融设计图书馆创始人&主设计师

理想家五周年“邀游”联合策展人

1. 这次布展你最核心想要表达的理念是什么?


我们想表达三个点:

1) 竹叶融入法国驻上海总领事官邸竹纸是中国元代开始盛行的造纸术,材料来自毛竹,他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与气质;竹纸叶子的作品,在竹纸的基础上,进行的当代设计语言的创作,通过六种不同的叶子排序,形成生长的竹叶屏风。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,融入了这栋古老的法式建筑。

2) 盛开的竹叶,去围绕着设计师的作品。创造出一个特别的气场,让设计作品被自然所围绕,但竹叶本身也是设计作品的一部分。

3) 蓝色的叶子,蓝色是十分代表中国文化的色彩,因为中国的蓝草,它十分易于获取,所以它成为了民间最广泛使用的色彩。


2. 你会怎么理解中法文化的交融?


品物流形和法国品牌合作了八年时间,融在中法建交40周年期间,在巴黎代表杭州做了设计展。法国是一个极度热爱世界本土文明的国家。很难想象,缺失了法国文化的上海,会变成什么样?文化有一个特性,就是需要不同地域文化之间需要交融和互相冲击,这样文化才能互相吸取营养,继续发展下去。中法文化的交融,其实是中国文化向前发展的一个途径,法国文化也是如此。


3. 作为策展人,同时也是参展者,你适应这种多重身份的挑战吗?


因为是联合策展人,所以品物流形的作品是竹纸叶子,是用来创造一个氛围,让所有的设计师作品能自然的被引入到这栋建筑。


4. 选择这次参展设计作品时,会考虑到哪些因素?


我们更注重设计师在材料上的创新和设计语言上的创新,最终导致了生活方式上的创新。


5. 如何在不影响到官邸本身状况的情况下,让这些作品完美的契合在这个空间中的?


他们中间的媒介,就是竹纸叶子。叶子用一种自然生长的方式,在官邸的地面,墙面,楼梯,窗户上生根发芽,如同建筑的一部分。再由叶子产生的环境,去引出设计作品。所以最终才会浑然天成。



02

这些设计师作品,如何与官邸交融?


▲理想家“邀游”展览现场,我们选用了40把不同的椅子,来呈现中法设计交融的盛景


当中法两国的先锋设计师用各自的作品在空间中展开对话,这些设计师们为“理想家官邸”带来了众多的家居设计品,每一件单独拎出来看,都令人过目难忘。



03

在自己的家被改造后

领事本人会作何反应?


邀游「理想家官邸」,同样也是走进法国驻上海总领事的家。面对这场别开生面的空间体验与展览活动,我们与法国驻上海总领事纪博伟一起在巴塞别墅的花园里坐下,并聊了聊关于他对这座百年建筑和此次呈现的”理想家官邸“的感受。

▲法国驻上海总领事纪博伟(左);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领事柯梅燕女士(Myriam Kryger)(中);《IDEAT理想家》常务主编陈敏娟Simone Chen(右)


1.您心目中理想的家是什么样的?


我喜欢的房子会是能让我觉得自己被保护着的,它会如世外桃源一般,但也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天地,就像是法式 Salon 的感觉。所以我理想的家,一方面我希望它让我置身于世界之外,另一方面也希望吸纳世界于其中。


2.看到自己的家被改造成现在的状态,您有什么感受?


我当然非常感动!巴塞别墅一百周年,它非常能代表上海文化融合的精神,以及传统和当代创意的融合。同时,它作为法国驻上海的官邸也发挥了为众多创意者、艺术家、设计师建立一个交流平台的作用。今天与《IDEAT理想家》的这场活动就是一场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活动,这栋拥有一百年历史的老房子突然被赋予了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。我刚刚走进来时,就觉得好像是看到一座新的房子。今天,许多了不起的中国设计师也都来到了现场,他们以及他们的作品在这里与法国文化开启了对话。


3.您在巴塞别墅生活的这段时间里,有什么让你觉得有趣或是印象深刻的事情吗?


我在这里住了一年多,我觉得十分有趣的一点是,其实这座房子并不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法式建筑,在法国基本上找不到,有人说这是意大利风格的建筑。但无论如何,你可能会在许多细节上找到多个国家文化和艺术风格的影子。比如当你置身于这个花园,感觉它有些日式风格,以及我们还能看到极具希腊古罗马古典风格的檐柱,中西文化在这里很自然地结合,一点也不勉强,它们各自都有自己存在的逻辑。我很喜欢这个房子,就像我之前提到的,一方面当我住在房子里时,我会感觉这些木制家具为我提供了保护感,但它又是对外开放的,比如一楼通往花园的这个空间,曾经是没有落地窗的,它就是一个介于室内和室外的过渡空间,你在那就像是已经开始和室外的自然世界融为一体。


4.您听过那句话吗:上海是东方的巴黎?


这句话我常常听到,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希望能强调上海与法国之间独特的联系与渊源。不只是建筑,最近我们也常常看到众多中法合作的艺术活动的发生。所以我也感叹难怪生活在上海的法国人(据我所知有一万多人左右)都很喜欢在上海的生活,就像在家里一样。我们也希望在未来,上海人去到巴黎时也会觉得格外亲切,好像是西方的上海。这种交流和沟通很自然,难以言喻,通过设计、时尚、生活方式,我们都能感受到它们之间的奇妙联系。


5.您在上海的生活,最让你有感触的一点是什么?


我之前生活在北京,其实因为疫情,我在上海生活的这一年多是非常特别的一年,但我还是感受到了上海作为中国与世界沟通的重要桥梁,会很明显感受到开放包容和多样性,在我的外交经历中,我看过太多城市,但上海的多样性是十分难得的,中西文化的交融也是十分显著的特点,仿佛是个“小世界”。


6.今年是《IDEAT理想家》五周年,您有什么想对我们说的吗?


这是《IDEAT理想家》的第五年,也是正值巴塞别墅一百周年,我也期待着《IDEAT理想家》百年的到来!




阅读全文



撰文、编辑:大野、Ehoh